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公室 | 体裁分类: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文日期: | 2022-10-24 | 发文字号: | 廊政办字〔2022〕52号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件标题: |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并与全国互通互认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并与全国互通互认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
||||
|
||||
|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并与全国互通互认的若干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0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 并与全国互通互认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并与全国互通互认若干措施>的通知》(冀政办字〔2022〕74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并与全国互通互认工作,支撑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一、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 (一)推动个人常用证照电子化应用 各级各有关部门负责统筹推进本地本行业领域个人常用证照电子化,要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婚姻登记、生育登记、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就业创业、社保参保登记、户籍登记和迁移、社会保障卡申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报销、不动产登记、机动车管理等高频民生服务的行业主管部门,要统筹推进个人常用电子证照在本行业领域的广泛使用。引导办事群体使用河北政务服务平台或“冀时办”APP获取办事人员个人电子证照,实现在线验证、亮证。(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住建局、市医疗保障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2022年底前取得明显成效并持续推进) (二)推动企业常用证照电子化应用 加快推进生产经营许可证、资质资格证书、检测认证证书等涉企经营常用证照电子化。使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的,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系统,制作纸质证照的电子化模板,采集、备案签发证照的印章,审批完成后在线制作和签发电子证照。使用国家、省行业主管部门系统签发电子证照的,要按照省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签发电子证照。电子证照数据统一推送至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各级各有关部门在线调用、核验电子证照提供数据支撑。 加强电子营业执照推广应用和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在企业登记、经营、投资和工程建设等涉企审批,以及纳税缴费、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公积金、交通运输、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涉企服务中,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鼓励、支持企业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使用电子证照,逐步实现企业办事基础信息免填写、纸质材料免提交。(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税务局、市人社局、市医疗保障局、市交通局、市行政审批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2022年底前取得明显成效并持续推进) (三)推行政务服务“免证办” 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提供统一的电子证照共享服务。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部门自建的各类政务服务业务系统按照全省统一技术标准,接入省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实现证照类材料在线核验和调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梳理本部门事项的申报材料与电子证照的关联关系,通过“河北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进行设置,确保能够关联的申请材料与电子证照匹配、一致。相关业务工作人员要推广和引导社会办事群体通过扫码、亮证的方式上传电子材料,通过共享服务系统核验或获取电子证照,不再要求提交实体证照,实现政务服务领域“免证办”。(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市行政审批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2022年底前完成) (四)促进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 将汇聚的电子证照以身份证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身份信任源点,全面关联企业和群众各类电子证照,依托“冀时办”APP或小程序,开展电子证照一体化、便利化应用。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统筹推进身份证、社保卡、驾驶证、营业执照、医保电子凭证等高频电子证照在“冀时办”应用,围绕身份证明、金融服务、合同订立、人员招聘、交通出行、文化和旅游等场景与领域,实现电子证照在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持证主体之间的社会化广泛应用。在保护个人隐私和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探索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提供电子证照服务。(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市行政审批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廊坊银保监分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广旅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2022年底前取得积极成效并持续推进) (五)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服务 推进企业和群众通过河北政务服务网、“冀时办”、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及线下服务窗口等渠道申请领用电子证照,做到线上线下融合、数据同源、同步更新。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加强实体证照服务保障,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各类群体需求。省直对口厅(局)有电子证照系统和明确要求的,使用垂建系统进行签发,没有垂建系统的部门,全部使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业务,业务办结时纸制证照和电子证照同步签发。(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市行政审批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2022年9月底前完成) 二、推动电子证照互通互认 (一)提高电子证照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使用国家、省垂建系统制发和应用电子证照的部门,要按照省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推进国家、省出台的本行业电子证照标准的实施。使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制发电子证照的部门,要及时将国家、省出台的电子证照标准规范反馈至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管理部门,及时修改电子证照模板,同步更新历史数据。参照国家、省电子证照归档要求,建立健全我市电子证照归档标准规范,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办件归档全程电子化管理,确保电子档案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聚焦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所面临的政策制度障碍,及时清理、修改完善相关规范性文件。(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市行政审批局、市委办公室(市档案局)、市司法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二)实现电子证照与省政务服务平台互通互认。加强廊坊市电子证照库建设,持续扩大证照种类和数量。各级各有关部门按职责推进证照数据向市电子证照库全量、实时归集,实现“应归尽归”。存在实体证照关键要素缺失、颁发机构调整等特殊情况的,按照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明确的电子证照制发办法,各制发部门负责补齐数据,确保完整可用。各级电子证照制发部门要抓紧建立实体证照和电子证照同步管理机制,确保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信息和使用状态完全一致。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省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渠道,建立健全电子证照数据质量问题异议、投诉处理机制和快速校核更新工作流程,不断提高电子证照数据可用性。依托市级电子证照库与省政务服务平台进行对接,实现互联互通,全量、实时向省政务服务平台报送数据,为电子证照数据互通互认积累数据资源。建立电子证照发证、用证清单,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动态管理。(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市行政审批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住建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2022年底前完成) (三)建立电子证照与全省互通互认的工作机制。市行政审批局负责统筹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及证照数据互通互认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重点难点问题。市级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牵头本行业领域电子证照制发和应用,负责落实国家、省级制定的电子证照标准,按职责归集电子证照数据,组织开展本行业领域电子证照应用,为企业和群众跨省、市使用电子证照提供业务支撑。各级电子证照制发部门负责电子证照的信息采集、审核、签发、更新、归档和异议处理,为本部门电子证照应用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电子证照使用部门负责及时发布本部门支持使用电子证照的应用场景清单和使用指南,做好用证管理和档案留存等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住建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三、全面提升电子证照应用支撑能力 (一)加强电子证照应用平台支撑。依托市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系统,支撑各级各有关部门制发电子证照。原则上,市级有关部门不再自建电子证照系统,市级及以下部门统一使用市级电子证照系统。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提供电子证照公共验证服务,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的电子证照核验服务。(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市行政审批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2022年底前完成并持续推进) (二)提升电子印章的支撑保障能力。依托市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持续推进电子印章系统集约化建设。政府部门电子印章的采集、制作由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负责支撑,为各级各有关部门提供政务服务相关电子印章的制作和签章服务,实现跨层级签章、多部门联合签章,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部门电子印章的制发和使用,全流程网办事项的环节文书和审批结果要制发电子文件。 市、县行政审批局负责统筹本级社会主体电子印章的制发、应用、备案和管理,原则上不再独立建设、重复发放电子印章。在行政审批、税务、社保、公积金等涉企服务中大力推广电子印章,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支持企业使用省统一的电子印章办理业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通过新闻媒体、大厅显示屏、制作宣传手册和业务窗口人员“面对面”服务等方式大力宣传,引导社会主体通过河北政务服务网、“冀时办”移动端领用电子云章,引导企业群众网上办事广泛用章,推进电子印章跨部门、跨区域互通互认。(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市行政审批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税务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2022年底前完成并持续推进) (三)加强电子证照应用安全管理和监管。加强电子证照签发、归集、存储、使用等各环节安全管理,按照信息采集最小化原则,推进电子证照数据分级分类管理,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定期开展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加强对持证主体、用证人员的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增强电子证照签发和使用等环节的统一身份认证能力。推进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在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全流程管理和安全防护中的应用,实现全过程留痕和溯源。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电子证照制作生成过程中的造假行为,坚决杜绝未经授权擅自调用、留存电子证照信息,切实保障电子证照及相关信息合法合规使用,保护持证主体的商业秘密和信息安全。(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市行政审批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电子证照应用并与全国互通互认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强经费保障,压实工作责任。市行政审批局加强日常工作协调推进,定期通报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安全有序推进。 本措施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附件:1.推进电子化应用的个人常用证照清单 2.推进电子化应用的企业常用证照清单
相关政策解读:《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并与全国互通互认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
||||
附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