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 |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体裁分类: | 承办建议提案工作 | 主题分类: | 文化 |
发文日期: | 2024-06-27 | 发文字号: | 效力状态: | 有效 | |
文件标题: | 对政协廊坊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125号提案的答复 |
对政协廊坊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125号提案的答复 | ||||
|
||||
|
||||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类 廊文广旅承办字〔2024〕48号
对政协廊坊市第八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3125号提案的答复
王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文化交流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廊坊充分发挥“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的交流平台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和长城沿线省(市、自治区)以及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强化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与京津合作,联合举办文化旅游活动。夯实交流基础,扩展交流渠道,推动交流互鉴,持续打造中外文明交流互鉴重要承载地。 一、文化事业发展势头良好 一是文化事业品牌化建设收获明显。廊坊市荣获全国第六届“文明城市”,被文化部、财政部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称号,荣获河北省首个“书香城市”称号,永清县荣获“中国核雕之乡”称号,文安县荣获“河北省曲艺之乡”“河北省诗词之乡”称号,大厂回族自治县荣获“中国景泰蓝之乡”称号同时,霸州市胜芳镇(“胜芳花灯”)被文旅部评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二是非遗保护传承不断加强。廊坊市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文件,举办了京津冀非遗联展等系列活动,截至“十三五”末,廊坊市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22项,省级115项,市级317项;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名、省级59名、市级231名。三是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廊坊市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共创作精品舞台剧10多部,组织美术摄影展览20余次,其中10余部舞台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大型现代京剧《脚印》成功入选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现代评剧《秋月》、音乐情景剧《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等6部作品获得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大型原创音乐剧《紫檀》插曲《紫檀飘香》等5部作品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四是对外文化交流展示廊坊风采。廊坊市圆满举办中韩俄蒙文化交流展会等国际性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多次到美国洛杉矶、马来西亚吉隆坡、匈牙利布达佩斯等城市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充分展现了廊坊文化风采。 二、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廊坊文化制造业与文化服务业贡献不断增强,行业增加值不断增长,以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为代表的“燕京八绝”,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初步形成了以出版印刷、工艺美术、影视传媒、动漫游戏、会展服务、演艺娱乐等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体系。二是文化产业主体和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廊坊市通过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策划、储备、实施了一批具有较强辐射、示范效应的文化产业项目,建成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34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规模以上文化产业项目达到182个。三是旅游文创产品开发成效显著。廊坊市连续举办三届文创和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征集各类文创和旅游设计产品超4000项。在省级文创大赛中获得铜奖、最具河北特色奖、最具网络人气奖、最佳组织奖各1个;参加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获1名铜奖和6个决赛入围奖。四是文化消费活力极大释放。廊坊市通过积极搭建文化消费云平台、文化消费展会平台,逐步探索构建了“1+N”即“平台+活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文化消费模式;通过举办40余场文化消费展会,共吸引廊坊市民150余万人次入场观展,现场实现直接消费超过5000万元,拉动周边消费超过5亿元。2020年12月25日,廊坊被文旅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三、举办特色文化交流活动 一是成功承办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于9月15日—17日在我市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艺术节开幕致贺信,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并讲话。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各省(区、市)领导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使节及国内外文化艺术领域专家、行业领军人物等近1800位嘉宾线上线下出席开幕式活动。各项活动线上直播和视频点播达1.4亿余次,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总台等国家级媒体刊播发消息或全程报道,得到了参会嘉宾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二是成功承办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十三艺节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廊坊承接“文华奖”单项奖评选中线下演出4个剧目8场次演出,包括中央芭蕾舞团的《沂蒙》、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宁夏京剧院的《庄妃》,中央歌剧舞剧院的《小二黑结婚》,活动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评委、参演院团、广大观众等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人民网、中新社、新浪财经、环球网、网易新闻、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均进行了报道。 三是成功举办全国民族器乐展演。全国10个民族乐团、32个乐种组合,在廊坊市演出14场,举办了2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讲座、6场“遇见艺术”民乐快闪活动、1场河北省乐器展览交流活动,展演相关视频点击量超2.5亿次,近万人次进入剧场观看演出。廊坊市政府被文旅部授予“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优秀组织单位”。 四、推进通武廊文旅交流合作 2017年,由廊坊发起,通武廊三地成立“通武廊旅游合作联盟”(后更名为“通武廊”文化和旅游合作联盟),建立起联席会议机制,每年共同组织联盟会议和交流活动,开展系列文旅活动,共同促进和提升通武廊文旅协同发展水平。 (一)主办品牌活动。一是通武廊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按照通武廊文化和旅游联盟机制规则,三地轮流组织文旅发展大会,2020年在廊坊举办,会上联合发布《北运河文化旅游创新发展廊坊宣言》,签署《通武廊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交流合作机制》,大会直播点击量超过203万,“云游通武廊”直播观摩点击量84万,创新论坛线上参与人数11万。二是廊坊特色文化博览会。我市于2013年开始连续举办9届,均邀请通州、武清等地的精品非遗项目参加展览展示,历届展会平均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2021年举办第九届廊坊特色文化博览会,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共有300多个来自全省和通州、武清地区非遗项目近6000种产品参与展销和体验,现场观众1.1万人次,线上点击量6800万,线上线下销售额1300多万元,让广大群众感受非遗经典魅力,有力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三是“百年百艺”非遗精品展。2023年春节期间,由省文旅厅主办,通武廊文旅部门共同举办以“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为主题的非遗精品展,组织三地200个非遗项目集中展示,综合展览面积1.3万平米,吸引2万余名市民群众现场观展,线上直播观看量212.6万。四是京津冀(廊坊)自驾游与房车露营大会。整合京津冀房车自驾游线路及露营地旅游资源,加快推动新型旅游业态发展,2018年以来,我市连续举办四届京津冀(廊坊)自驾游与房车露营大会,每年组织三地50多辆房车进行自驾巡游,发布了一系列自驾旅游线路,推动了房车营地、自驾驿站建设和京津冀自驾游协同发展,2019年,我市被中国旅游车船协会自驾车与露营房车分会授予“《自驾车目的地等级划分》行业标准试点验证城市”。五是京东大鼓书会。为更好的传承弘扬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京东大鼓,于2015年起开始连年举办京津冀(廊坊)京东大鼓书会活动,邀请京津冀地区京东大鼓传承人来廊进行集中展演展示,同期开展交流研讨活动,2022年采取线上展演形式,令传统曲艺表演形式重新回到群众视野,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传承队伍中,创作了一系列紧跟时代主题的原创作品,让传统艺术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六是通武廊广场舞展演。连续多年举办“最炫民族风”通武廊广场舞展演活动,2021年邀请通州、武清和廊坊共16支优秀舞蹈队伍来廊竞演交流,每场演出吸引1000多现场观众。 (二)共同组织活动。2021年,联合举办第二届通武廊乡村文化旅游节,为乡村文旅企业搭建宣传交流平台,提升区域旅游供给,协同助力乡村振兴。联合开展“游在大运河 乐享通武廊”宣传活动,发动三地文旅企业推出公益惠民举措,推介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廊坊市群艺馆联合通州、武清文化馆举办“通武廊”非遗大讲堂交流体验活动,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三地校园军营和文博场馆,开展授课体验活动。2022年,联合举办“浪漫云之旅”宣传推广活动,以“网红主播带您游美景”为主题,带领网友线上云游。联合组织“京津冀(通武廊)文化旅游交流季”活动,举办运河名家作品展、“寻遗北运河”“通武廊家宴”“古运通州行 相约北三县”好物市集等一系列活动。2023年,联合举办“花漫副中心好运通武廊”2023年“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2023京津冀(通武廊)文化旅游交流季、2023年首届“通武廊”农旅美食嘉年华活动,联合推出特色文旅路线,组织网红大V、媒体记者、摄影师、旅行社代表开展探访活动。通武廊三地图书馆共同组织“书香通武廊,共读一本书--《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系列共读”活动,开展17场线上活动,参与读者2700多人次。 五、参加域外大型文旅活动、文旅展会,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组织县级文旅部门、重点文旅项目和企业、非遗和文创产品等代表参加2023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2023年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2023海南世界休闲旅游博览会、河北省2023“冬季游河北 福地过大年”宣传推广活动、2023“春暖花开 香约河北”全省春季旅游营销宣传活动、火热青春 不负韶华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河北文旅走进清华大学主题推介活动、“中国坝上草原欢乐季”暨河北夏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2023全国秋季旅游启动仪式暨“长城之约”主题宣传推广活动、“超有范 冰雪节”暨2023冬季游河北启动仪式、河北省赴周边省份开展河北文旅(河南郑州、内蒙古呼和浩特、辽宁沈阳等)巡回宣传推广活动,积极开展文旅品牌宣传、文旅产品和线路推广,全面展示廊坊优质的文旅资源,推出景区优惠措施,提高了廊坊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了文旅部门、文旅企业间交流合作。其中:武汉博览会期间,只有红楼梦项目与武汉中青旅、武汉携程、热雪奇迹等20余家文旅企业及渠道商进行合作洽谈;“珑珐琅景泰蓝”传承人现场演示并教授游客景泰蓝点蓝工艺,与“北京文创”公司建立初步合作意向。 |
||||
|
||||